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有关政策密集出台,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实现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职名校,根据教育部、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学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回顾
(一)主要成就
基础网络形成“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高速以太环网主干架构,校园网主干光缆覆盖全院所有区域,校园网络实现万兆主干、千兆桌面,拥有校园网用户12000多户,网络公共基础服务完备。形成有线全面覆盖,无线独立组网的双网互备的格局。依托校园光纤骨干网,采用进口6类千兆UTP线缆,部署信息点10000余个,覆盖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固定建筑。实现整体全面有线覆盖,主要办公楼宇及三校区图书馆无线覆盖。
校园公共信息网与专网建设同步发展。依托校园网光纤主干网,建成校园一卡通专网、财务专网、校园数字化视频监控专网等。机房及动力环境系统趋于完善。建成了整洁、安全、易于设备维护、智能化设备监控管理、动力基础保障好的A级机房环境,保障了校园网的稳定运行。
建成相对完善的基础性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公共信息服务站点、校园OA、电子邮件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直播、录播、视频点播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等。建成基本的数据中心硬件系统。数据存储平台架构先进,能够安全、可靠、高效承载海量业务数据。用于保存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图书馆、应用系统数据服务等。形成统一的存储平台,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具有不同配置、承载校园各类应用的服务器40余台,分别用于站群管理服务、数字资源播放服务、WWW服务、视频会议服务以及校园一卡通业务等。
建成相对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及图书管理系统和校园一卡通系统等。依托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各类教学资源近3T;1800余门说课、说专业资源以及70余门专业微课资源通过平台向广大师生服务。
(二)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总体架构设计,信息化建设处于无序状态,条块分割、孤岛丛生、低水平重复建设。业务应用系统独立开发,形成互不共享的“信息孤岛”,既不能保证数据的有效共享,也不能支持业务运营的一体化。二是重硬件和应用系统建设、轻数据分析和利用。信息化仅能满足最基本的业务流程电子化需求,难以满足领导层的决策需求,总体的效益和效果不尽如人意。三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缓慢,教学条件与手段落后。新的教学理念未得到普及,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不多,数字教学资源不足,网络教学平台缺乏。四是帐号、卡证繁多,无法实现统一结算和监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系统。
二、“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院“四个一流”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于标准、适度超前”,强调应用和服务,体现 “网络为基础,资源为核心,应用为根本”的根本宗旨。
1.坚持完善基础的原则。重视基础运行平台、基础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类组件的建设,为实现符合校园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应用系统与信息化的集成提供保障。
2.坚持突出应用的原则。应用是信息化的灵魂,信息化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3.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
4.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以确保各项内容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通过五年左右的持续建设,建成智慧校园云平台。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学、管理数据融合,业务网络系统资源共享。年增信息资源10万GB。实现教学、管理数据融合,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完成省校数据对接,实现管理数据融合。学院信息化水平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同类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
具体目标是:
1.综合的服务:提供面向师生的综合信息服务,使师生能快速、准确的获取、捕捉校园中人、财、物和产、学、训业务过程的信息和服务。
2.优化的管理:管理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建设一套符合学院特色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应用标准,作为学院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3.科学的决策:利用智能化的综合数据分析,为学院各种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实现科学决策。
4.资源的共享:通过各个应用系统的紧密联结实现学院内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学院教学质量、实训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主要任务
1.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对学院原有网络基础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升级和完善。对校园网核心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学院下一代网络环境建设。建成符合学院要求的主干连接,提供高密度以太网接入点。建设多核心主干网络,增加核心设备冗余量,在核心层和汇聚层之间建立冗余链路,为校园信息化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网络环境。建设校园无线网络系统。继续增加建设办公区、学生区域、校园公共区域的高速无线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图书馆、教室、实习实训场地、食堂、学生公寓、体育场等场所,实现学院所有区域无线网络无缝覆盖,达到“网络无处不在”的目标。
2.建设先进共享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建立学院共享云计算服务平台,面向学院各单位提供基础设施云计算服务,为各单位网站和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基础运行环境。
3.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建成公共数据管理平台、身份认证管理平台、服务门户平台、站群管理平台、统一通信平台、统一支付平台、移动应用平台、一卡通系统平台等应用支撑平台。
4.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围绕教学、办公及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基于统一平台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学生综合管理、教务综合管理、实验实训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师综合管理、协同办公、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通过信息集成,与现有管理系统完成信息的集成和流程的整合。
5.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
以资源建设为核心,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以资源共享为目的,面向海量资源处理,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收集、资源管理、资源评价、资源应用等功能实现资源的快速上传、检索、归档,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精品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制作和基于题库的作业管理、考试管理等,方便师生积极展开网上自主学习。
6.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建设
加强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库建设,依托现有的数字图书资源,建设完善富有专业特色的数字文献资源库,把我院图书馆建设成为全省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数字化图书馆。
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建成数字化档案采集、加工、存储、管理系统。对原有纸质档案建立数字化存储资源;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
7.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基于校园基础网络之上,整合、构建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建设学院应急指挥中心,对全院关键位置实行视频监控及安防,以技防替代人防,真正实现平安文明校园。
8.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遵循国家、行业等有关标准,按照学院实际应用需求,制定学院信息化标准化规范,促进学院信息化工作向网络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管理类规范、信息类规范、技术类规范。
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院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学院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院信息化的管理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院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并依据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学院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院信息化的信息集标准等。
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院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并依据 IT 技术的分析、学院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院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体系。
9.信息安全及数据灾备体系建设
逐步完善校园网的网络安全体系,保障网络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主要通过防火墙、入侵防御、漏洞扫描、安全交换机、流量管理、服务器安全防护、 安全运维管理等系统来实现。
逐步完善学院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信息的安全、健康和可监控。主要通过垃圾邮件处理、网络舆情监控、网络信息安全审计、WEB 防火墙、网站防篡改等系统来实现。
部署灾难恢复、数据备份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数据安全。
10.信息化运维体系建设
完善网络管理系统,对整个校园网进行网络拓扑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进行检测监控,及时发现网络故障;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对网络拓扑、主机与服务器、网络性能监控、网络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方便网络管理工作,迅速定位和排除网络故障,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稳步推进规划实施。
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决策,同时制定学院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以及远景规划,指导并监督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明确职能管理部门、业务应用推进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等各主体在学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格局中的责任与义务,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快速、健康、顺利地实施。
2.广泛宣传,形成信息化建设良好氛围。
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QQ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学院信息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全院师生中形成人人关注信息化、人人参与信息化的良好氛围,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为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3.设立专项,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投入4000万专项资金,按照学院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分期实施,建设一个硬件设备先进、各个软件系统技术先进、业务功能完善的教学与服务信息化平台。
4.明确责任,确保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调发展。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和问责机制。责任职能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应做到安全到人、责任到岗。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全体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水平。
附件:“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任务分解表